車壇動向
電動車
試車報告
專題
電動車電池四步曲
007座駕
編輯之選
撞擊測試祕聞錄
車謎
科技革命
當年經典
駕駛指南
生活時尚
PlayfulStyle
推介
 
車壇動向
電動車
試車報告
專題
電動車電池四步曲
007座駕
編輯之選
撞擊測試祕聞錄
車謎
科技革命
當年經典
駕駛指南
生活時尚
PlayfulStyle
推介

海外試車

57 篇文章
25.10.2023
電動車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9223
 139

賽道測試BYD Seal AWD

電動車安排在珠海賽道測試,大概係因為比亞迪宣稱全新Seal電動車,係針對運動性能而開發,所以在珠海賽道邀請亞太區及香港傳媒試車。 Photo by:Playful測試車係配前後摩打的Seal AWD全時四驅版,至於雙摩打電動機組總輸出390kW(約530ps馬力),峰值扭力有670Nm,0-100km/h需時3.8秒,按WLTC計算續航力有520公里。單睇數據,性能及加速都相當標青,在賽道上激劈表現又如何?老實講,十幾年前試過初代比亞迪e6電動車,評價係廉價電動腳車,有得揀唔會揀佢。但係今次測試Seal AWD,表現真係要刮目相看。首先係操控的確有動感,車身剛性亦非常穩固,配合前雙搖臂後多連桿懸掛,轉向反應敏銳,軚感也相當明確,高速劈彎時車身body-roll也抑制得很好。在賽道上,全時四驅加埋iTAC扭力分布系統,令車身在急彎有更穩定表現,而且可以感覺到前後車輪的咬地表現及變化。試過在出彎時太快踩電門加速而甩尾,但又很容易就扭軚修正,可見底盤反應非常靈敏。最大馬力有530匹的Seal AWD,加速快得嚟又唔會好大頓挫,主要係電門的加速係偏向線性,除咗起電一剎那會有強烈推背感之外,但整體加速好線性,似乎係想追求在動感與舒適之間的平衡。在另一方面,制動反應雖然係好靈敏,但電機的regen動力回收,亦好接近電油車的收油反應,同樣非常線性,可減少不必要的頓挫感,就算係初接觸Seal,操控亦非常輕鬆容易。Seal採用與 Atto 3 及 Dolphin 相同的 e-Platform 3.0電動車底盤,不過就率先用咗廠方稱為cell-to-body的全新電池安裝方式,廠方強調這種將多片電池(廠方稱為刀片電池)直接結合而置於底盤的結構方式, 除了有低重心的優點,又有鞏固車架作用,亦因為多片電池的結構,而增加車身的抗扭曲剛度;並且因為電池只高11cm,令車身地台可以更薄,從而令Seal 的外形線條可以更低矮而不會影響乘坐空間。值得一提之處,車廂的設計相當人性化,經常會觸摸的地方採用了柔軟的觸感材料,至於好多電動車都將大部分控制按鈕電子化,操作幾乎與智能手機看齊,而Seal就依然保留多功能軚盤上的按鈕,同時亦保留中控台的波檔及行車模式等按鈕,對留戀傳統按鈕的用家會是一項優點,不過對追求新科技新事物的用家,就會嫌保守。得益於電動底盤的平坦地台,加上有2,920mm的長軸距車身,後座空間十分寬敞,而前後排座椅也是柔軟梳化的設計,駕乘感覺相當舒服。至於有12個喇叭的Dynaudio音響系統,效果只算是中規中矩。初試評價在賽道試車,可以體驗到Seal的車身剛性相當穩固。在珠海賽道主看台大直路,可輕易加速到180km/h以上,而廠方為了維持續航力不會因太高速而衰減,也設定最高限速在190km/h。在賽道上,Seal AWD的動感表現令人相當滿意,由於係純電動,冇咗引擎及波箱的技術限制,性能及操控完全拍得住歐洲電動車對手,設備及內飾亦相當討好。至於在普通路面的行車表現,就要留待在香港路上試車後再評論。優點・車廂設計人性化・設備及內飾亦相當討好・操控敏銳缺點・行李艙容量一般・音響不夠強勁2023 BYD Seal AWD 規格表摩打形式:(前軸)籠式三相異步摩打,(後軸)恆磁同步摩打電池容量:82.56kWh 最大馬力:(前軸摩打)160kW,(後軸摩打)230kW綜合最大馬力:530ps(390kW)峰值扭力:(前軸摩打)310Nm,(後軸摩打)360Nm綜合峰值扭力:670Nm續航距離:520km (WLTC)傳動形式:四輪驅動傳動系統:單速直接驅動0-100km/h:3.8秒極速:190km/h懸掛系統:(前)雙搖臂/ (後)多連桿制動系統:(前)鑽孔通風碟/(後)通風碟輪圈:19吋合金輪胎:(前/後) 235/45 R19 Continental EcoContact 6Q長x闊x高:4,800 x 1,875 x 1,460mm軸距:2,920mm車重:2,185kg售價:HK$327,000 (one-for-one replacement scheme)
24.08.2023
Video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4526
 100

天津V1賽道激試法拉利296 GTB及GTS

在天津V1國際賽車場激試296 GTB及GTS,發覺不但可以極輕鬆容易就駕馭高速激劈,而且非常好玩。 LaFerrari係法拉利首架混能超跑,不過只係生產499架的限量版。296 GTB係廠方繼SF 90後第二款量產的插電混能超跑,結合引擎及電動摩打最大馬力830ps,配8前速雙離合波箱,0-100km/h只需2.9秒,0-200km/h也只需7.3秒。至於硬頂開篷的296 GTS,總輸出都係 830ps,雖然 GTS 比 GTB 重70kg,但0-100km/h的加速未受影響,一樣保持在2.9秒。在賽道上激試,立即就感受到296底盤的電子系統是如何的聰明,令人非常容易發揮830匹馬力的狂野加速力,同時又可享受引擎高轉時的狂嘯聲勢。令人最熱血沸騰的,是人車合一的感覺,一扭軚就立即轉向,一畀油就狂飆;在賽道上只要以9點3的方式握軚,就算是髮夾彎也不用換手,一入彎就咬實路面,後輪亦緊緊跟住入彎及出彎,非常得心應手。天津V1國際賽車場,設計上已可分為全長4.3公里的國際賽道,及2.4公里的多功能賽道。法拉利賽道日選用的是多功能賽道,2.4公里已經有14個不同的彎道,基本上都用Qualifying及Performance模式駕駛,雖然短賽道的大直路並不長,但已足夠令人感受到296的強大加速是如何的威猛。加速靈敏的一個原因,是法拉利這套混合動力系統,得力於輸出167ps的電動摩打的即時加速反應,除了令加速反應更靈敏,也抵消了引擎的渦輪遲滯。至於最大馬力663ps的3公升全新V6引擎,兩組汽缸之間的角度為 120°,有助進一步降低重心之外,而最重要是新的V6重量比3.9公升V8引擎輕了30公斤,新車重量1,470kg,以插電混能來衡量算是輕巧,所以駕駛時的反應也十分輕盈而敏銳。在賽道上試車,最振奮人心的一大環節,當然是引擎的排氣聲浪。廠方宣稱這副3公升V6引擎的排氣聲浪,可以達到V12引擎的聲勢,稱之為小V12。在賽道上激劈時,引擎在轉波時的排氣聲的確非常動聽,加上引擎紅區可高達8,500rpm,加速時引擎的轉調聲就更加激昂,令人更加興奮。總結296 GTB及GTS的賽道表現,加速反應同樣激烈,操控上也沒大分別,其轉向的靈活敏銳,由軚盤傳來底盤的預見性,甚至是輪胎出現極限前的反應,都在掌握之內,反而GTS打開車頂駕駛時,更加可以直接感受到引擎的排氣聲浪,有更刺激的感覺。關於法拉利賽道日 (Passione Ferrari)法拉利大中華區於2023年舉辦四次法拉利賽道日,分別是上海(3月),浙江(5月),天津(7-8月)及珠海(9月)。至於這次的天津賽道日,項目包括Club Challenge,Corso Pilota driving course,296GTB及GTS賽道試車。2023 Ferrari 296 GTB 規格表引擎:V6雙渦輪增壓,插電混能容積:2,992c.c.馬力:830ps扭力:740Nm傳動:中置引擎後輪驅動 波箱:8前速雙離合配軚盤+/-轉檔0-100km/h:2.9秒極速:330km/h售價:GTB $4,692,541起 (GTS $5,492,800起)
31.05.2019
Video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2296
 65

Porsche 911 Speedster 海外試車

眼前的911 Speedster,是991的最新型號,而非全新的992家族成員。不過它有三大特點又令到它與別不同,第一是只會限量生產1,948架,第二是只有手波選擇,第三是由保時捷GT部門以911 GT3研發而成。相當有趣的Speedster歷史故事故事由1952年推出專為美國市場而設計的356 1500 Roadster開始,這架手工製造而且是全鋁合金車身,昂貴而罕有的輕量化Roadster只造了16架,但就啟發了美國的進口商Max Hoffmann,他建議廠方採用減少設備來作為輕量化的方式,將售價訂在更為吸引買家的美金$3,000價位。 廠方參考了這意見,在1954年推出的356 1500 Speedster,就只售美元$2,995,雖然減了設備,只有雨頂(rain top),但立即成為大受美國市場歡迎的開篷跑車,連當年紅得發紫的荷李活明星占士甸也是車主之一,後來更因為輕量化高性能而成為美國賽道上熱門的賽車。有趣的故事再次延續其實新一代911 Speedster的開發故事也相當有趣,這個本來是作為991 GT3開篷版的內部研究項目, 後來卻成為2018年廠方向70周年致慶的Speedster Concept。至於限量發售1,948架,則是對編號「no.1」於1948年亮相的356 Roadster的致敬。手波配搭GT級自然吸氣引擎只配手波,當然是為了減磅啦。至於配6前速波箱,因為重量比時下流行的7前速手波再輕4kg。這副6前速手波更比PDK輕了大約17kg。不過重點都係,還有一副來自911 GT3的4公升水平對向自然吸氣引擎。這種手波配搭GT級自然吸氣引擎的組合,不單是各大車廠都已越來越罕有,就算是保時捷也同樣越來越罕有,所以更為矜貴。0-100km/h在4秒完成得益於大量碳纖維的車身部件,包括車頭蓋及車尾引擎蓋,還有兩側的輪拱、兩張碳纖維的跑車座椅、門壁及手動軟篷等等輕量化的部件設計,新一代911 Speedster全車得以維持在1,465kg的重量,配合510匹馬力的性能,能做到每匹馬力驅動2.87kg的表現,0-100km/h可以在4秒完成,極速更可達310km/h。可達9,000rpm的自然吸氣引擎反映在路面上,6前速手波配搭改良自911 GT3的自然吸氣引擎,在新的油門活瓣控制組件下,最大馬力增加了10匹到510匹,在山路上激劈及換檔時發出的排氣聲浪虎虎生威,正正就是911 Speedster最誘惑的焦點之一。加上這副引擎的最高轉速可達9,000rpm,只要維持在4,000-8,000rpm行車,那種高吭過癮的聲音,實在非筆墨可形容。出色的底盤功架首先是源自911 GT3及911 R後軸轉向系統, 令911 Speedster在多彎的山路上,矯捷靈活,拖波入彎再加油出彎,有如魚得水的美妙感受。至於dynamic engine mount功能,就能夠對應不同的駕駛模式,應硬就硬,應軟就軟,兩項系統配合硬橋硬馬功架的底盤,走彎如熨斗般平穩順滑。非常好玩的自動補油功能廠方為911 Speedster增設了一個auto-blip按鍵在波棍後方,按下系統就會在拖波時自動補油。實際使用後真會令人慚愧,因為自已的heel & toe拖波補油有時會補太多有時又會不足,而系統簡直是無縫而且非常敏捷順暢。最值得一讚的是一鍵控制,隨時隨地可選用或關閉,比其他同類設計更聰明也更窩心。賽道化的GT跑車性能由GT部門研發的911 Speedster,最值得一讚的是車身降低了25mm,擁有更低重心的優勢之外,懸掛硬橋硬馬之餘,又不會在顛簸的路面會帶來不舒適的震盪,既有非常熱血的賽道化駕駛表現,但同時又做到日用車應有的舒適享受,保時捷的底盤功夫真的好厲害,令911 Speedster成為廠方其中一款最出色的跑車之外,也成為當今車壇最出色的跑車之一。配輕量化手動軟篷由於911 Speedster是由GT3賽車基礎開發而成,是針對賽道化熱血操控表現的GT級開篷跑車,廠方設計人員最初的方案只是有個泊車用防雨的軟頂篷,基本上落雨天是不適合開上街的。不過考慮到日常使用的下雨天狀況,才採用這個可以方便平日用的輕量化手動軟篷。老實說,為了車身盡量輕巧,這少少的開關篷不方便,可是唯一需要犧牲舒適的小缺點。特別的Heritage Design Package廠方也提供了一項名為Heritage Design Package的選擇,主要是採用了1950-60年代的保時捷GT Silver Metallic車漆,車廂也是懷舊的雙色皮革,另外也會用上在1954年的Speedster車身及車廂裝潢特色 ,例如舊設計的徽章和鍍上金色的Speedster字徽等等。2019 Porsche 911 Speedster 規格表引擎形式:F6 DOHC 24V 附GPF汽油微粒過濾器汽缸容積:3,996c.c.最大馬力:510ps@8,400rpm最大扭力:470Nm@6,250rpm傳動形式:後置引擎‧後輪驅動傳動系統:6前速GT Sport手動波箱懸掛系統:前支柱式後多連桿配電子氣壓吸震筒制動系統:前後通風PCCB煞車碟0-100km/h加速: 4秒極速: 310km/h輪胎:前 245/35ZR20 / 後 305/30ZR20長x闊x高:4,562x 1,978(連鏡) x 1,624mm軸距:2,457mm淨重量:1,465kg油缸:64L (可選配90L)耗油量:13.8 L/100km廢排:317g/km售價:待定查詢:Porsche Centre Hong Kong
18.04.2019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59
 1641
 1

出走曼谷(8) - Ford Ranger Raptor

美國市場上, 久不久會推出特別版的高性能Pickup, 但在泰國市場, 非為勞役、打正旗號走高性能路線的版Pickup, 萬眾期待的Raptor仍是少數。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4"] 與Ranger其他版本同在泰國羅勇府廠房生產的Raptor, 去年發表時, 著眼點之一是那副全新兩公升雙Turbo柴油引擎, 配上同門師兄F-150 Raptor借用過來的十前速自動波箱。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885"] 一直沒有提及, 原來這套孖寶並不是Raptor的專利! 在2019年型號的普通版Ranger和Everest系列中同時供應。 貴為高性能版, 引擎輸出數字卻與同門師弟一樣, 如有準買家因此跌眼鏡也有怪莫怪。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5"] [gallery link="file" size="full" ids="92888,92889,92898"] 數年前, 泰國將首次登記稅的評級標準, 由引擎容積改為碳排放量, Pickup只分高於或低於200g/km兩級。 有見及此, 廠商就紛紛推出迎合新稅階的引擎, Isuzu首先推出「偷輕版」1.9公升低排放引擎, 令改制後首年銷量拋離對手。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6"] Ford原用多年的3.2公升五氣缸引擎, 是泰國市場上容積最大、 輸出最高的引擎, 從數字上去看, 確有屈機之嫌。 如今福特推出的「偷輕版」引擎繼續屈機! 當大家都用一個Turbo時, 福特就在Pickup市場上率先推出這副雙Turbo引擎。 容積減少千二cc, 馬力卻提升至213ps, 扭力亦提升至500Nm。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7"] 這副兩公升雙Turbo引擎, 用在Everest或普通版Ranger上, 廠方公報碳排放量都是剛好200g/km, 但用在高性能版Raptor上, 可能調校有所不同, 廠方公佈碳排放數字為220g/km, 因此要付高一級的首次登記稅。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8"] 新引擎縮水了千二cc, 耗油量差不多, 少了一個汽缸, 多了一個Turbo、13匹馬力、30Nm扭力, 用在Ranger高性能版Raptor上, 有否覺得比原用的3.2公升引擎快? 抱歉! 老實講, 唔多覺。 低轉扭力比起原本的3.2公升引擎稍遜, 順帶一提... Ranger Raptor比普通版重了百多公斤。 但起步後不久, 當第二個Turbo登場時, 澎湃的力量就泉湧而至。 每當盡油起步, 波箱都會「合作」地將轉數推上3500左右, 才開始準備轉波, 充分發揮其廣闊的動力帶。 說下去... 這架並不是跑車, 請君不必太在意一架越野車在速度上的表現。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2"] 在泰國比頂級版Ranger賣貴足足十萬港幣的Ranger Raptor, 其實還有多項強化設備。 就算肉眼難以看出底盤如何加固, 但一低頭看看裙底春光, 在四隻搶眼的33吋越野輪胎後面, 就是四枝鮮藍色的2.5吋Fox避震機, 原本已是雙搖臂設計的前軸懸掛, 再換上鋁合金強化底擔。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1"] Ranger Raptor最初發表時, 廠方亦有提及過, 後軸懸掛由Pickup界慣用的葉片彈簧, 改為頂置彈簧圈。 更佳束角控制, 加上輪拱特別加闊加大, 懸掛行程比普通版長30%, 而且轉向亦更加靈活, 在曼谷的窄街上行走, 掉頭泊位都比普通版Ranger輕鬆。 軚盤上左邊一組上下左右ok掣, 可用作選擇六種駕駛模式, 分別是Normal、Sport、泥/雪/草地、乾沙、以及高速越野模式Baja mode。 莫論在攀山越野時夠用與否, 在鋪裝路面上行走已經贏盡。 Ranger Raptor在路面震盪過濾上表現出色, 在市區行駛, 駕乘感覺有如房車。 無論在日久失修的在公路上, 抑或山上轆到石頭墮入路穴, 懸掛行程長度足夠, 車身傾側在所難免, 但傾側後能迅速回復, 不會帶來過份的跳跳彈彈。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909"]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890"] 無論內裝和外觀, 比起普通版Ranger, 設計團隊是有花過心思去塑造Raptor這個強悍但低調的形象。 首先因為Ranger Raptor要遷就加長的懸掛行程, 車身被加高無同避免。 因此, 特別加闊的防滑門邊腳踏, 令上落更輕鬆。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891,92894,92893"] 座位採用真皮及仿麂皮物料, 中控台、軚盤、波棍皮套採用藍色縫線, 除鎂合金鑄製的轉波撥片外, 冷氣風口和波棍都用上同一種灰色金屬裝飾, 在黑色主題的內裝加入一丁點低調而不誇張的襯托。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896"] 儀表板回復傳統設計, 兩個大圓指針錶清楚顯示車速和引擎轉數, 中間是可變顯示, 可選擇駕駛模式、耗油量等資訊。 [gallery columns="1" link="file" size="full" ids="92899"] 泰國又好, 美國又好, 香港也好, 選擇駕駛Pickup但又不是將之「粗用」、「勞役」的人大有所在。 他們都是將Pickup當作私家車, 用作日常代步, 閒時遊山玩水。 Raptor的出廠設定, 正好迎合這類駕駛者的需求。 就算是跑車, 甚麼R、RS、RR版, 出廠設定始終是為道路行駛調校。 [gallery link="file" size="full" columns="2" ids="92897,92895"] 外型搶眼得來不失詩文大方, 性能提高又能保持舒適, 亦不需花心思去作大規模改裝。 小記明白... 針無兩頭利! 那十萬港幣差價換來的補品, 對於越野玩家可能未夠用, 對於平時代步閒時郊遊的用家又可能用不盡。 到底多花十萬港幣買Ranger強化版Raptor? 還是手執十萬元「畢直」自行改裝普通版Ranger? 可要看你追求的是甚麼了。 2019 Ford Ranger Raptor 引擎: 直列式四氣缸雙渦輪増壓DOHC 16氣閥柴油容積: 1,996cc馬力: 213ps@3,750rpm扭力: 500Nm@1,750 - 2,000rpm傳動: 前置引擎 四輪驅動波箱: 十前速自動 配撥片+/-模式懸掛: (前) 雙搖臂 (後) 頂置彈簧圈制動: (前) 通風碟 (後) 碟式輪圈: 17吋合金輪胎: 285/70R17長x闊x高: 5,398 x 2,028 x 1,873mm跨距: (前) 1,560mm (後) 1,560mm軸距: 3,220mm離地: 283mm油缸容量: 80升耗油量: 8.2L/100km 有關Ford Ranger的前世今生, 可參閱:  https://automomo.hk/p/91644
27.12.2018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3509
 1

賽道激試 488 GTB & 812 Superfast

在廠方的安排下,我們在珠海國際賽車場上,激試了488 GTB 及 812 Superfast,事實上,在賽道上開法拉利,絕對有如魚得水的樂趣。 中置後驅的488 GTB,最大馬力670匹,0-100km/h只需3秒,廠方標榜是融合F1及WEC賽車經驗發展而成..而且更注入法拉利著名的 XX 系列賽道規格部件,一句話就是更輕更快,更加迎合在賽道上的表現。 最大馬力800匹的812 Superfast,0-100km/h只需2.9秒,採用前中置引擎後驅的設計,是結合豪華享受與運動性能於一身的GT跑車,加上是6.5公升自然吸氣V12引擎,加速時的排氣聲浪澎湃逼人。相關內容:極度誘惑 Ferrari 488 GTB法拉利812 Superfast試車報告法拉利812 Superfast試車影片
11.12.2018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3210
 15

最跑得的SUV

雖然Macan這趟只屬於小改款,不過新車在外觀、舒適性、上網功能及操控等四個範疇都有全面的提升。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狄Sir的車車樂園 (@diksirauto) 比以往更醒目有型小改款Macan的外形雖然改動不多,但觀感卻明顯比以往更醒目有型。大型車頭面罩進氣口保持不變,只是兩側的進氣口造型更加垂直,以強調霸氣。四點式LED大燈現在已是標準配備,一字形橫跨整個車尾的LED尾燈是新車的焦點,也是源自新一代Cayenne的家族式設計。其他外觀上的新看黠,包括四種新的車漆顏色和新的輪圈設計,而且有20和21吋直徑的選擇。車廂滲入更多跑味進入新Macan的車廂,首先是配上了源自911的跑車化軚盤,若選配Sport Chrono的話,除了多了Sport Plus的駕駛模式,也附設一按可boost加速20秒的駕駛模式旋鈕,為這款保時捷的緊湊型SUV增添了不少動感。滿足時刻都要在線的需要中控上的屏幕已增大至10.9吋,中央空調風口也經過重新擺位,以便為增大了的觸屏騰出空間。至於保時捷通訊管理系統(PCM)系統同時也新增了網絡導航和智能語音控制系統,還有是保時捷智慧互聯模組升級版(Connect Plus)也成為標準配備,通過保時捷提供的內置SIM卡,車主可隨時建立車內Wi-Fi熱點,讓乘客可輕鬆瀏覽網絡資訊。明顯是針對時刻都要在線的朋友而設。分別配備2.0及3.0引擎入門型號Macan配的是一副新的2.0升渦輪增壓汽油引擎,用作取代上一代的柴油引擎。新的2.0公升引擎其實也在VW集團下的其他品牌上出現,用在Macan上可輸出245匹馬力,最大扭力為370Nm,配備Chrono Package的話,0-100km/h需時6.5秒。2.0汽油引擎低扭強勁數字上看2.0的Macan可謂沒甚亮點,而且論到加速的澎湃表現,一定是3.0 V6的5.1秒破百公里強悍得多。不過這副2.0機器放到保時捷手上,其實是盡情搾取最強大的扭力,而且轉數要越低越好,370Nm的扭力是由1,600-4,500rpm之間無間輸出,所以在Mallorca的山路上,開2.0的Macan連續地劈彎上斜,引擎的低扭完全不輸柴油機器,甚至加速的靈敏度更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最令人佩服的是廢排只有185g/km。V6引擎加速更澎湃配全新3公升 V6渦輪增壓引擎Macan S,廠方將雙渦流輪增壓器放在V型引擎中間,聲稱縮短了排氣與渦輪增壓器距離,令引擎輸出反應更快之外,馬力也可以更高。結果是這副3公升V6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354匹,峰值扭力更可達480Nm,配備了Chrono Package的話,在Sport Plus模式下,0-100km/h只需5.1秒。反映在路面上,354匹的最大馬力帶來的加速快感的確令人振奮,如果排氣聲浪可以再澎湃一些就更過癮了。操控像Hot Hatch般熱血廠方將新車前後懸掛搖臂改為鋁合金,好處是前輪轉向更加靈敏,走彎時像一刀切入,轉彎抹角非常準確,另外因爲本身是四驅的關係,在西班牙的山路上,駕駛Macan很有開跑車的感覺,不像駕駛一輛SUV,像是開Hatchback的感覺,還要是Hot Hatch,可以是很熱血的在山路上快跑。在操控及性能來說絕對是第一位的SUV值得一讚的是7前速PDK 波箱,無論是手動轉波或全自動駕駛,嚙合快捷,反應敏銳而且都做得很暢順,這都是保時捷的一大強項表現,配合兩副新的引擎,雖然Macan是佔有小型車先天性操控的優勢,但依然令人估不到保時捷可將一架SUV,做到在山路上有開hot hatch的感覺,以同級的SUV來說,Macan在操控及性能來說絕對是第一位的。兩副引擎都具備全新的汽油微粒過濾器原來汽缸內直接噴注這種技術,優點是燃燒比較徹底,能提升引擎動力,馬力輸出更加大,但後遺症是會排放微粒,保時捷為了對應未來歐盟廢氣標準,已為兩副新的直噴引擎加設汽油微粒過濾器 ( 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 ),隔除引擎排出的微粒。2.0已很強勁而夠用加了過濾器後的3.0 V6 引擎,輸出還要比上一代高14匹,但是2.0的引擎,因為引擎容積細一點,渦輪增壓也要比上一代慳油,馬力反而比上一代流失少許,但是我們駕駛過後,雖然3.0輸出比較強勁澎湃,但2.0其實已非常夠用,除非是你住半山經常要上斜路,3.0就有需要,如果以香港日常使用而言,2.0已很強勁而夠用了。實用性適合四人家庭以Compact SUV來銜量,Macan的前座空間算是做得不錯,駕駛視野也很清楚遼闊。至於後座空間,頭頂空間算合理,亦設有可以拉下來的中央手枕,乘坐兩人相當舒服,空間感也不錯,而且後座對大腿的承托也很舒服,長途乘坐也不會有投訴。作為家庭車的話,它既可以跑得,如果是四人家庭的話,絕對值得考慮。各種設備都增強新Macan已設有交通堵擠塞輔助系統,在又停又開最高速度在65km/h的交通環境下可提供轉向輔助,已具備保持行車線道,偵測前車距離,防止撞上前車等等輔助駕駛安全設施。還有是新車會比現行車款寧靜一些,原因是可選配加熱擋風玻璃和有更佳隔熱隔噪音效果的車窗玻璃,令行車更寧靜舒適。新車也可支援包括Voice Pilot智能語音控制,與標準配備的即時路況資訊網上導航系統, 此外,還加入了可選配改善車內空氣質量的電離子空氣過濾器。暫時本港代理只公布了Macan 2.0的售價由$698,000起,至於Macan S 3.0的售價仍有待公布。優點:・外觀醒目有型・操控輕鬆而銳利・駕乘舒適・後座空間合理缺點:・選裝配備多而昂貴2019 Porsche Macan S規格表引擎形式:V6 DOHC 24V Turbo汽缸容積:2,995c.c.最大馬力:354hp@5,400-6,400rpm最大扭力:480Nm@1,360-4,800rpm傳動形式:前置引擎‧四輪驅動傳動系統:7前速PDK雙離合波箱懸掛系統:前後鋁合金車軸配前5連桿上下搖臂/ 後拖曳桿制動系統:前後通風碟0-100km/h加速: 5.1秒(Sport Plus)極速: 254km/h輪胎:前 235/60R18 / 後 255/55R18長x闊x高:4,696x 2,098(連鏡) x 1,624mm軸距:2,807mm淨重量:1,865kg油缸:65L耗油量:8.9-8.6 L/100km廢排:204-196g/km售價:待定查詢:Porsche Centre Hong Kong相關內容:SUV焦點 – 2014 Porsche Macan Turbo
11.12.2018
Video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3628
 11

Video│Porsche Macan 海外試車

小改款Macan的外形變化雖然輕微,但已有煥然一新的感覺。不過對擁躉來說,最重要是新Macan依然是最跑得的SUV。
09.11.2018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2219
 6

越泥越有型

當大家都一窩蜂追捧SUV,覺得SUV時尚有型,世上依然有一群人,熱愛在泥濘路上享受越野車的粗獷風味。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貓貓的車車樂園 (@automomo) 越野車的死忠粉絲唔講大家未必記得,SUV的前身是越野車,雖然現時越野車這個稱號已淡出市場,但仍有不少車迷仍是越野車的死忠粉絲。加上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來自英國的Land Rover,尤其是曾經成為英國軍車系列的Defender,更是不少車迷的Dream Car。亞洲最大的越野體驗公園這趟前往位於大陸湖州的Land Rover Experience Centre,雖然未有機會體驗鼎鼎大名的Defender,但就可以體驗最新全自動化Land Rover各個型號的越野性能,而且可以一試這個亞洲最大的越野體驗公園,加上各款新車的野能耐也很全面,而且由英國團隊設計的越野山路變化莫測,整個越野路線還是很過癮的。由入門技巧到最高難度的越野公園位於湖州莫干山的路虎湖州體驗中心,主要分成三部份,分別是位於裸心谷酒店內的體驗中心主館及路虎越野公園,還有是整個中心最大亮點的越野山路。越野公園其實是模擬各種崎嶇路況的場地,只算是最初級的越野體驗。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貓貓的車車樂園 (@automomo)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貓貓的車車樂園 (@automomo) 充滿挑戰性的越野山路試過模擬越野場地之後,第二部份是駛進刺激而又充滿挑戰性的越野山路。以越野難度分成7個體驗路段的山路,分成2星、3星、4星及最高5星的難度,皆由英國廠方的越野專家按照不會影響生態環境的訴求而設計。在泥濘路上爬高落斜我們進入的是只有2星難度的「茶馬古道」,雖說是2星,已包羅攀山涉水,在泥濘路上高落斜,如果沒有Land Rover的全地型越野系統的話,其實普通車型已無法應付。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貓貓的車車樂園 (@automomo) 後記這趟越野體驗是由香港代理售後服務部舉辦,而其中的參加者,是來自較早前勝出同樣由售後服務部舉辦的Land Rover車主活動的參賽者,嬴得這趟Land Rover湖州2日1夜的駕駛體驗之旅。代理透過舉辦活動聯繫車主,增加車主對品牌了解之外,當然也可促進他們對品牌和代理的聯繫。類似的售後服務,其實也值得業界參考,讓消費者可以獲得更貼心的服務。了解詳情:路虎湖州體驗中心
11.10.2018
試車報告
海外試車
狄港生
 12457
 5

大膽有為 Lexus UX

全新的UX是凌志首款小型SUV,市場定位為Crossover,主打對手有Audi Q2,BMW X2及VolvoXC40。針對有品味要求的年輕人而設計無可否認,SUV熱潮已席捲全球,就算是一向抗拒SUV的歐洲市場,也已經成為最受年輕用家歡迎的車型,難怪一眾歐洲車廠爭相推出小型及緊湊型SUV之外,甚至推出設計更大膽,針對有品味要求的年輕人市場的Crossover SUV,而設計大膽的凌志UX,正正就是小型Crossover SUV的設計。教人眼前一亮的線條UX的概念設計其實早在2016巴黎車展已首次露面,當時的大膽設計,以一向保守的日本車廠來說已引起一陣哄動。到新車正式推出,UX的玩特別外形,玩車身氣流設計的各種線條,突起的多角形尾燈,甚至是連輪圈花紋都有擾流作用的設計,的確可教人眼前一亮。至於新車選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作為全球傳媒首試地點,廠方的回應是因為這是個備受國際注目的國際城市。很明顯,UX是凌志要在強手林立的歐洲市場大展拳腳的試金石。由女性首席工程師主導發展至於UX另一項令人意外之處,是由女性首席工程師Chika Kako主導發展。那意味著一向保守的日本車廠,也打破男性主導的日本職場常規,起用時代女性來發展新車。穿戴有型的Chika Kako向我們表示,新車從一開始就專注於千禧世代以至30來歲的目標客戶市場,迎合他們對豪華緊湊型汽車的期望,讓年輕車主感受UX如何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改變並獲得全新的駕乘體驗。有兩個動力選擇UX是凌志第一款分享豐田TNGA平台的新車,用在凌志則稱為GA-C (Global Architecture-Compact)。動力有兩個選擇,基本上是配用同一副2.0公升直4引擎,配在UX 200上的輸出被調校在171ps及205Nm,用在UX 250h上,則稍為調低至146ps及180Nm,不過在輸出109ps的電動摩打配合下,混合動力的總輸出就提升到178ps的最大馬力,盡油加速時,來自摩打的額外的206Nm峰值扭力就大展威力,加速反應比預期強勁,0-100km/h的加速需時8.5秒,還有是這副混合動力的中段加速反應也相當爽朗,以2公升小型SUV來說算是不錯的表現。沒有凌志SUV一貫過於側重舒適的表現在斯德哥爾摩郊區的山路上,新車的操控十分出色,尤其是我們測試的UX 250h F Sport型號,配備了源自旗艦LC Coupé的自動懸掛(Adaptive Variable Suspension),操控輕鬆容易,駕乘舒適但又沒有凌志SUV一貫過於側重舒適的表現,而且得益於將轉向系統直接連接到副車架上,轉向十分銳利之外, 也減少了由路面傳來的震動,操作的重量也恰到好處,帶來直接而又靈敏的駕駛表現。設有扭力轉換器的CVT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的D-CVT無段變速系統,竟然是一副設有扭力轉換器及1波,可以有如自動波1波起步的CVT系統,作用是在靜止起動時,比起傳統CVT的電子設定低波檔有更扎實的加速反應。具體一點來說,即是這副新的D-CVT無段變速系統,起步就像自動波的直接,反映在路面上,尤其是在市區停停開開的情況下,加速爽朗,完全沒有傳統CVT拖泥帶水的表現,不過在引擎中高轉時,雖然D-CVT的運作十分順暢,加速依然有力,可是仍然擺脫不了CVT缺乏跑車化衝刺表現的特性。玩型玩新意的車廂設計近年凌志新車的車廂設計,都有廠方強調滲入了日本和紙的細緻層次設計之外,UX的車廂設計也有不少新意,最有趣當然是可以左右滑動的儀表,還有是十分醒目的10.3吋屏幕,也配備現時不可缺少的手機無線充電裝置。我們測試的型號已配備效果一流的Mark Levinson高級音響,前座椅是源自LC 跑車的設計,特別的腰部承托設計,宣稱可減低長時間駕駛疲累,試駕了一天的感覺的確是很舒適的,而且配備冷暖氣,豪華享受可謂無一或缺。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狄Sir的車車樂園 (@diksirauto) 後座空間也十分合理中控台上操作像電腦滑鼠及notebook的touchpad操作系統,放在左軚型號的確是很貼心的設計,不過來到香港的右軚型號上,要用左手操作的話就需要遷就了。至於小家庭最關注的後座空間也十分合理,坐兩位乘客絕對寬敞舒適。我們試駕的F Sport型號配的是18吋run flat輪胎,走在瑞典的一些比較顛簸的路面上,依然有不錯的吸震表現,不過由run flat輪胎傳入車廂的胎噪也會明顯一些。廠方人員表示這是run flat輪胎的特性,笑說是因為車廂太靜所以我們才會留意到。精緻而豪華舒適的SUV新車的整體行車表現可以用十分精緻來形容,駕乘豪華舒適之外,車廂的隔音也十分出色,造工也十分細緻,加上車廂的設計非常型格,醒目的儀表及中控台,尤其是搶眼的闊屏幕設計,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你一向是凌志的擁躉,突破保守設計的UX,會令你有意外的驚喜。如果你從未擁有過凌志的話,你又會覺得UX比德國對手設計更大膽。尚可挑剔的是受制於CVT波箱的平順行車影響,操控的趣味會略遜於歐洲對手而已。Lexus UX 250h F Sport 規格表引擎形式:L4 Dual VVT-i汽缸容積:1,987c.c.最大馬力:146ps@6,000rpm峰值扭力:180Nm@4,400rpm電動摩打:恆式同步摩打最大馬力:109ps峰值扭力:206Nm混合動力總馬力輸出:178ps傳動形式:前置引擎‧前輪驅動0-100km/h:8.5秒80-120km/h:6.3秒極速:177km/h傳動系統:D-CVT配軚盤+/-轉檔懸掛系統:前支柱式/後拖曳搖臂制動系統:前通風碟/後碟輪圈:18吋合金輪胎:(前/後) 225/ 50 RF18長x闊x高:4,495 x 1,840 x 1,540mm軸距:2,640mm車重:1,540-1,620kg油耗:4.3L/100km油缸:47L廢排:103g/km售價:待定
 
[[content_date]]
[[content_categories]]
[[content_marks]] [[author_avator]]
[[content_author]]
 [[view_count]]
 [[like_count]]

[[content_title]]

[[content_sub_title]]
[[content_body]]
© 2025 DikSirAUTO. All rights reserved.
Terms of use  |  Powered by Studio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