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買早享受
有個性 Hyundai Inster
本田NSX面世35周年
科幻逍遙派 KIA EV3
任性美 Mercedes-Benz CLE 53 4MATIC+ Coupé

試車報告

評分 84 %
 
 22
 2
早買早享受
寶馬i系列純電動車第二個型號iX,自2022年推出以來備受市場追捧。新版iX xDrive45繼續由專門製作寶馬豪華車型的Dingolfing廠房生產。是次中期更新,核心改動部份是動力系統上的強化。有留意車壇動態的車迷,都會發覺日本車廠久不久就會流出一些新科技,重點看似繞過、跳出純電力推動的框架,讓大家理解到日本車廠並不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落後他人。電能驅動技術並不是只有純粹依賴鋰電池,而氫燃料電池,甚至是Hybrid油電混能等技術,都同樣使用到電馬達技術。那邊廂,德國老品牌BMW寶馬,較早前在德國慕尼黑車展上,再次向車迷展示在純電動車領域有所搞作,全球首發新Neue Klasse的首個型號——第二代iX3。當新一代iX3剛上線生產之時,寶馬先為香港用家帶來iX的中期更新版本。寶馬i系列純電動車第二個型號iX,自2022年推出以來備受市場追捧。新版iX xDrive45繼續由專門製作寶馬豪華車型的Dingolfing廠房生產。是次中期更新,核心改動部份是動力系統上的強化。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換入碳化矽變頻器,馬力由326hp提升至408hp,扭力更由630Nm增至700Nm,0-100km/h加速需時因而縮減一整秒,現只需5.1秒。DC直流快充功率亦由150kW提升至175kW,由10%充至80%,比原版的31分鐘略為延長至34分鐘,事關電池容量也增大了30%,由73kWh增至94.8kWh,WLTP續航距離由425km增至602km。除爆發力變得更充沛之外,駕駛感覺與原版大同小異,維持一向寶馬對駕駛者許下的承諾,舒適、無壓力地得到毋庸置疑的可靠性能。外觀上改動不大,雙腎形面罩內轉用斜線對向紋理,比原版的漸進疏密星形圖案更為簡潔,更可選配BMW Iconic Glow光環。面罩沿用Shy Tech隱形科技設計,智慧功能面板巧妙隱藏鏡頭、雷達與其他感測器,並配備自動修復的聚氨酯塗層,於室溫下24小時內可以自動修復輕微刮痕,不僅提升科技感,更保留車身設計的純粹美學。車身顏色也新增兩款,分別是北極競速藍Artic Racing Blue及沙丘灰Dune Grey。容貌依舊的12.3吋及14.9吋雙屏幕BMW Live Cockpit Professional,轉由全新的BMW Operating System 8.5作業系統支援,導航功能並標配AR擴增實景顯示,而QuickSelect更令操作變得快捷方便。而遙控泊車功能,預計將於2026年推出,各位用家請拭目以待。後排座椅可按40:20:40比例靈活摺疊,並可輕易地使用行李箱內的按鈕,一按將椅背放平,行李空間瞬即由500升增展至1,750升,但車頭蓋下不設儲物空間,亦沒有油壓支柱或支撐桿。車,當然是早買早享受,但遲買亦不一定會貴「幾舊」!電動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受種種因素影響,售價下調也屢見不鮮。新版寶馬iX xDrive45,數值上比原版xDrive40有多方面的增強,那麼售價的增幅又如何?最新的「一換一」售價是HK$755,500起。換句話講,那正是一個負增長,售價下調了接近10萬港元。電動車仍是新科技產物,隨發展日趨成熟,成本有下調空間也不足為奇。當年Tesla Model 3初推出時,大家都讚嘆比Model S便宜一截,而Model 3第二代又比第一代更便宜,正是兩個最佳案例。然而,「早買早享受」這點並無改變,早鳥優惠包括兩款21吋雙色輪圈選擇、擁有18具揚聲器的Harman Kardon音響系統、Parking Assistant Professional、Driving Assistant Plus、四區自動恆溫冷氣等設備,鬼面罩亦可免費加配BMW Iconic Glow光環。2026 BMW iX xDrive45(i20)規格   車型:五門五座位電動SUV馬達類型:永磁同步馬達數目:2最大馬力:408hp峰值扭力:700Nm傳動:前後馬達,四輪驅動波箱:單速自動懸掛:前 ~ 雙搖臂 / 後 ~ 多連桿制動:前 / 後~ 通風碟 輪胎:前 / 後 ~ 255/50 R21電池容量:94.8kWh續航距離:490-602km(WLTP)充電時間:AC 11kW ~ 9.45小時(0-100%)DC 175kW ~ 34分鐘(10-80%)車身長 x 闊 x 高:4,965 x 1,970 x 1,695mm軸距:3,000mm車重:2,525kg0-100km/h:5.1秒售價:HK$755,500起(須符合電動車「一換一」計劃資格)查詢:BMW HK(3219 9010)網址:www.bmwhk.com
評分 80 %
 
 1518
 6
有個性 Hyundai Inster
Inster是Hyundai的入門級電動車,是一款外形可愛的小型車,而且空間非常寬敞。操控感中規中矩,駕乘感亦不過不失,容易揸容易睇位,又可以突出車主個性,可惜只能坐4人。電動車,選擇愈來愈多,但大部分都係鬥軟件功能,設計千篇一律,個性含糊。定位介乎 A-Segment 和 B-Segment 之間的 Inster,前身是汽油版 Casper,是 Hyundai 繼 Kona 及 IONIQ 系列之外,另一款純電車;睇樣,就知賣點係外型。突顯城市SUV的型格 Inster 這個名字,象徵着 intimate 及 innovative,車仔細細但勝在個性十足,是一輛玩型格的 SUV。起初有人認為,SUV 只是一個短暫的風潮,結果從上世紀90年代的傳統汽油主義開始,一直火熱到今日所謂的電動新能源,變成一個不倒的神話。相比一類偽 SUV,Inster 那種小小越野味,就更能突顯城市SUV的型格。抵港的三款型號包括標準版 Inster、Inster APT. 及 Inster APT+,APT 意思係 Perfectly Appropriate,三款都是前輪驅動,輸出由97hp至115hp,一換一車價由 $199,900 至 $239,900。首選係 Inster APT. 今次測試的 Inster APT.,輸出跟APT+同樣是115hp,但續航力是三者之最;廠方公布巿區有518km,混合路段則平均有370km。用120 kW 快速充電由 10-80% 需時 30 分鐘,用50 kW 充電則需時 55 分鐘;0-100km/h 加速 10.6 秒,比標準版 Inster 快1.1秒,簡單講,要有齊性能及續航力,車價又較相宜的,三者之中,首選係 Inster APT.,但如果想要埋天窗、皮座、氣氛燈、V2L、17吋胎鈴,就可以揀 APT+。 軚盤撥片用來控制動能回收強度 雖然大部分電動車都有得揀駕駛模式及可調動能回收系統,不過很多都要經中控屏幕操作,唔夠 user friendly,呢方面,Inster 的工程師就做得幾好。首先,Drive mode 有 Eco、Normal、Sport 及 Snow 四個選項,選擇掣就喺軚盤8點位置。軚盤後方的兩塊撥片,是用來控制動能回收的強度,左撥片每按一下就會進一步增加回收強度,前進阻力就會逐漸增强;右撥片每按一下就會解除一度回收強度,操作類似汽油車的加減轉波撥片,可以當作「低波落斜」,來減低制動系統的負荷。操控感中規中矩 Hyundai SmartSense 主動安全系統,有七個安全氣袋、 BVM 盲點影像監察、FCA-JT 前方碰撞預警、LFA 離線扭軚、LKA 離線警示、PCA-R 後方泊車碰撞預防輔助及 SVM 360度環視鏡頭。115hp揹住1.4噸,預咗加速會比較溫和,對短軸距的 Inster 來講亦較為合適。跑山,出奇地行車動態有點似 Mazda Demio,彎前輕輕減慢車速,彎心就可以大腳加速,馬步都幾穩。操控感中規中矩,駕乘感亦不過不失,容易揸容易睇位,又可以突出車主個性,可惜只能坐4人。2025 Hyundai Inster APT. 規格表摩打形式:恆磁同步摩打電池容量:49kWh最大馬力:115ps峰值扭力:148Nm續航距離:370km (WLTP Combined)DC120 kW直流快充:30分鐘(10-80%)DC50 kW 直流快充:55分鐘(10-80%)DC50 kW 直流快充:55分鐘傳動形式:單摩打前輪驅動傳動系統:單速減速齒輪0-100km/h:10.6秒極速:150km/h懸掛系統:(前)麥花臣/ (後)扭力桿制動系統:(前)通風碟/ (後)實心碟輪圈:15吋合金輪胎:(前/後) 185/65 R15 KUMHO ECSTa HS52 EV長x闊x高:3,825 x 1,610 x 1,575mm軸距:2,580mm車重:1,410kg電耗:14.9 kWh/ 100km售價:HK$209,900 up (one-for-one replacement scheme)
評分 80 %
 
 4255
 11
科幻逍遙派 KIA EV3
駕駛輕鬆容易,乘坐舒適的EV3,走 Compact SUV 路線,市場定位於 EV6 及 EV9 之下,尺寸與 Niro 大致相同,但內部空間就同 Sportage差不多,是一部滿足家庭需要的Compact SUV。沒有鮮明的操控特性,但個性寧靜、安穩、舒適,給予駕乘人從容不迫的感覺。歐洲頂尖設計師團隊 KIA 自從成為 Hyundai 的子公司之後,為了實現集團的「Modern Premium」改革重心,便開始積極招攬歐洲的頂尖設計師。先有 Audi 的Peter Schreyer,隨後有 Luc Donckerwolke、BMW 的 Albert Biermann、Karim Habib 及 負責 i8 Roadster 車廂設計的 Jochen Paesen;幾年後又先後邀得 BMW M-performance 部門的設計總監 Pierre Leclercq 及 Concept 8 Series 的設計師 John Buckingham 出任集團 Next Design Exterior Group 的揸fit人,可見集團對寶馬的設計師情有獨鍾。幽默熱情又剛烈不屈的設計風格 雖然勁多寶馬設計師,但 KIA 並沒因此而被寶馬化,新車內外的設計,反而更能展現出韓民既幽默熱情又剛烈不屈的一面,跟過去那種左抄右搭不咸不淡的設計有非常顯著的改進;直至 2021年,Kia 把廠徽的圍邊掉走,再換了硬朗簡潔的字形,除了更能配合車身的外型變革之外,亦提升了整個品牌的自信。走 Compact SUV 路線的 EV3,同樣以 Opposites United 為設計理念,加上 Digital Tiger Face 與 Star Map LED,一望就知受到 EV9 的強大基因感染,難怪 EV3 可以緊隨 EV9 奪得《World Car Awards》的 2025 World Car of the Year。以人為本的車廂空間 跟整個 KIA 的 EV 系列同樣採用 E-GMP 純電車底盤,但尺碼就比 EV9 細啲,體型與同門 Seltos 很接近。由 Kia Next Design Group 的負責人金澤坤帶領 CMF 設計團隊負責車廂設計,以 Technology for Life 理念創造科技以人為本的車廂空間,當中亦有 John Buckingham 的參與進行內外協調。設計師沒有把 function keys 全數放入12.3吋的中控屏幕之內,而是巧妙地把部分功能鍵融入車廂飾件之中;比較特別的設計,是駕駛席與領航席中間的懸浮式滑動桌面,你可以話實用又得,唔知用嚟做乜又得,總之鍾意咪覺得正囉。採用400V電力結構 雖然跟 EV6 及 EV9 同樣由 E-GMP 底盤發展而來,但 EV3 採用400V電力結構,所以充電速度並不一樣。抵港暫時分為 58.3kWh 的標準版及 81.4kWh 的 Deluxe版兩款,兩部都是頭驅,續航力分別是 436km 及 605km,快充由10至80%可在29及31分鐘完成,同時支援V2L功能,啱晒露營發燒友。可靠舒適輕鬆的每趟旅程 Drive Mode 設於軚盤3點位,提供 Eco、Normal、Sport、MyMode 及 Snow 共5種選項,按鈕位置尚算方便,但要逐下按來選取駕駛模式。i-Pedal 3.0 動能回收系統的控制撥片置於軚盤後方,左邊「+」分為4段回收力度,每按一下,表板右下角就會顯示 LV0 至LV3 的位置,長按就會一次過切換到最強的 LV3,嫌麻煩可以設為Auto,系統就會進行自動調節。設定為 Normal 時的加速力唔算猛,但又不至於唔夠力;Sport mode 加速就快咗,雖然操控都好靈活又淡定,但整個駕駛環境及自在的感覺,不易令人有風馳電掣的衝動。EV3 的各項操作都非常簡便就手,尤其採用撥片操作的多段式動能回收系統,駕駛人可以很容易作出實時調校,由於這項功能有類似低波檔落斜的限速效果,所以特別適合香港經常上斜落斜的地形,只是開不慣軚波就需要少少適應時間。如果唔係經常趕時間,只想與家人享受安全穩妥可靠舒適輕鬆的每趟旅程,這部韓製 EV3 應該幾啱。2025 KIA EV3 規格表摩打形式:恆磁同步摩打電池容量:58.3kWh三元鋰電池最大馬力:204ps峰值扭力:283Nm續航距離:436km (WLTP)傳動形式:單摩打前輪驅動傳動系統:單速直接驅動0-100km/h:7.5秒極速:170km/h懸掛系統:(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制動系統:(前/後)通風碟輪圈:17吋合金輪胎:(前/後) 215/60 R17 KUMHO ECSTa PS71長x闊x高:4,300 x 1,850 x 1,560mm軸距:2,680mm車重:1,800kg電耗:14.9 kWh/ 100km售價:HK$269,800

最新影片

車壇快訊

 
 4062
 7
本田NSX面世35周年
適逢今年是有「日本國寶級超跑」之稱的本田NSX問世35年。為紀念這個大日子,本田特別集齊歷代NSX,拍攝一條長約12分鐘的影片。雖然影片以日文旁述,但片中仍有顯示歷代NSX的規格資料,亦不乏令人血脈沸騰的行車片段,值得一睇。睇完廠方介紹NSX在35年以來發展的足印,大家最喜愛是那一代及那一款的NSX呢?相關內容: NSX 嘉年華 NSX 賽道篇 解剖NSX設計
 
 5444
 13
追求極致 Ferrari 296 Speciale
法拉利於今年4月發布嘅296 Speciale,今日正式在香港推出,新車售價由HK$6,680,000 起。更專注賽道嘅296 GTB進化版 法拉利嘅Speciale特別版,一貫都係以更高性能、更輕量化同埋更專注賽道表現為宗旨,作為296 GTB嘅進化版,296 Speciale 就成為更專注賽道表現嘅極致版,同時亦要延續法拉利經典Speciale車型嘅使命,例如360 Challenge Stradale、430 Scuderia、458 Speciale 同埋 488 Pista嘅傳承,仲融入埋法拉利最新賽車技術及現代混能科技。減磅又提升性能 要成為 Speciale,首要係輕量代,所以廠方將已經好fit,完全唔肥嘅296 GTB再地獄式減磅60kg。 重量嘅減輕,係透過大量引用法拉利賽車領域嘅技術,除咗車身部件採用更多碳纖維之外,3.0公升雙渦輪增壓120度V6引擎內部亦零件減輕9kg,其中有源自296 Challenge嘅鈦合金連桿,源自F80嘅活塞連桿,以及更輕嘅曲軸及渦輪增壓器,仲有採用曾問鼎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利曼24小時耐力賽嘅499P賽車引擎汽缸體及曲軸箱嘅先進賽車技術,令全車減磅60kg,馬力重量比達到1ps/1.6kg。0-100km/h加速只需2.8秒 296 Speciale嘅混合動力系統,包括中置雙渦輪V6增壓引擎及一個位於引擎及波箱之間嘅電動摩打,結合源自F1嘅爆震控制系統, 令呢副V6引擎最大馬力,比標準GTB高出37匹,達到700匹馬力。同時,法拉利為8前速雙離合器波箱進行升級,有效縮短換擋時間,提升整體性能及駕駛體驗。此外,升級嘅電動摩打再進一步增加180匹馬力,令總輸出馬力達到880匹,比GTB高出50匹馬力,是現時法拉利後輪驅動車型中最高馬力嘅車型。動力透過8前速雙離合波箱驅動後輛,0-100km/h加速只需2.8秒,極速330/h。擾流設計參考296 Challenge賽車 在時速達到250km/h時,296 Speciale能產生435kg下壓力,相較296 GTB提升20%。車頭前艙蓋兩側各設有一組源自296 GT3賽車嘅百葉窗造型通風口,能有效降低輪拱罩內部氣壓,改善高速下壓力表現。尾部最引人注目嘅空氣動力學設計,融合源自法拉利FXX K賽車嘅兩大設計元素,包括垂直翼片及小翼設計,兼具雙重空氣動力學功能:垂直翼片可提升車尾氣流管理以降低風阻,而水平翼面輪廓則產生下壓力作用。296 Speciale嘅擾流板,透過全新執行器控制進行管理,不但將低風阻(LD)模式與高擾流下壓力(HD)模式兩項不同設置嘅切換時間縮短50%,仲新增埋中度擾流下壓力(MD)模式,有效提升新車在高速行駛時嘅車尾穩定性。簡約車廂設計 為咗要盡可能輕量化,車廂採用專精簡設計,大量採用碳纖維,門壁亦係輕量化碳纖維製作,可調靠椅背傾斜度嘅Carbon Tubular Frame Bucket seats賽車化座椅,亦以碳纖維管框製成,總之一切都以減磅及提升性能為目標。電子控制系統及懸掛設置 新車具備最新一代法拉利ABS Evo動態控制系統,除此之外,廠方又針對彈簧及減震器設置進行細致調校,底盤離地距相較於296 GTB降低5mm;此細微變化將轉彎時的最大傾角減少13%,提升過彎極限駕駛性能表現。同場展示兩款296賽車仲有499P Modificata賽車快閃展出 除咗主角296 Speciale之外,本港代理仲展示296 Challenge及296 GT3賽車,另外仲有296 GTS開篷跑車。 值得一提係,有法拉利V6頂級之作稱號的499P Modificata,翌日亦突發來港加入快閃展出!499P Modificata係一款專為非賽車賽事賽道駕駛而設嘅限量版跑車,亦係慶祝法拉利於2023年賽季,歷史性重返Le Mans利曼24小時耐力賽嘅頂級組別而生。限量版跑車499P Modificata,以法拉利在2023至2025賽季,參加利曼大賽嘅499P賽車作藍本並加以改良。搭載於車上的混能系統,應用沿自296 GT3嘅V6引擎,又採用中後置布局和加以改良。結合可輸出272ps馬力嘅前置摩打、7前速序列式波箱,令整套混能系統最大馬力輸出達870ps。 值得留意係應用於混能系統的電房摩打,配有差速器及可於減速、制動過程中,為電池充電嘅ERS能量回收系統。而800V電池組,則係基於法拉利豐富嘅F1賽車經驗開發而來。
 
 5011
 18
公布 Car of the Year Awards 2024 大獎
根據每款入圍新車的性能與操控表現、整體設計和裝備配搭、乘坐舒適度跟整體實用性,以至是否物超所值等多個環節,編輯部按不同類型車種,評選出《Car Of The Year Awards 2024》得奬車款。2024年新車登記數目有46,709部,比起2023年的44,169部,錄得2,540部增長,但增長幅度明顯放緩。儘管如此,受惠於政府的「一換一」電動車稅務寬減優惠,電動車仍在本港市場佔有領導地位。去年本港新登記的電動車數目有33,206部,比汽油車的13,503部,多出達19,703部,故入選並奪得《Car Of The Year Awards 2024》的車款,都是以電動車為主。Electric Hot Hatch of the YearABARTH 500e Hot Hatch以細小輕巧性能強作賣點,而走這路線的ABARTH 500e,更多加電動車零排放這項優點。雖然跟FIAT 500e由同一底盤發展而成,但馬力、扭力分別調升至155hp和235Nm,0-100km/h加速可在7秒內完成。如此表現令ABATH 500e優於同級對手,因而獲選為「Electric Hot Hatch of The Year」。Electric Large Luxury MPV of the YearDENZA D9 主攻電動豪華MPV市場的DENZA D9,有單摩打前驅、雙摩打四驅兩個版本選擇,馬力高達369hp,結合103kWh BYD刀片電池,WLTC續航距離最多有520km。在氣派十足的造型內,豪華配備一應俱全,中排是獨立大班椅,兼具記憶、按摩和通風功能,而具備冷凍和保溫功能的雪櫃、以中控台15.6吋觸控屏幕為中心的DENZA Link超智慧互動座艙,都是DENZA D9的標準配備,也是被評為「Electric Large Luxury MPV of the Year」的必要條件。Electric Performance Car of the YearHyundai Ioniq 5 Ioniq 5是備受本港市場歡迎的韓國電動車之一,配備應有盡有,又有三個版本供選擇。其中頂級四驅版馬力有325ps,扭力61.7kgm,5.3秒就可以完成0-100km/h加速,性能之強更勝同級,甚至是汽油車對手,獲選為「Electric Performance Car of the Year」更是當之無愧。Luxury Urban SUV of the YearLexus LBX 在市場一片支持電動車的聲音中,凌志卻以配備Hybrid混能系統的LBX,成功擄獲車迷歡心。全線三個版本均以1.5公升三汽缸引擎,配第五代hybrid混能系統,動力充沛兼錄得5.1L/100km平均耗油紀錄。極富動感的造型,加上豪華設備的車廂,令LBX成功獲選為「Luxury Urban SUV of the Year」。Electric Premium 4x4 SUV of the YearMercedes-Benz G580e 面世已有50年的平治G-Class,素以剛猛形象示人,而G580e更加入如G-TURN、G-STEERING等多項新技術,令它更切合車系的剛強越野個性。四組獨立控制的電動摩打,最大馬力587hp,0-100km/h只需4.7秒,性能僅次於平治AMG的G63。結合車廂內的多項豪華配備,G580e獲選為「Electric Premium 4x4 SUV of the Year」可謂實至名歸。Electric Performance SUV of the YearPorsche Macan Turbo Electric 搖身一變成為純電動車的保時捷Macan Turbo Electric,屬Macan系列的第二代型號,並發展自最新的PPE電動車底盤。搭載的前後摩打,構建成四驅系統外,更帶來639ps最大馬力,還有1,130Nm峰值扭力,0-100km/h加速只需3.3秒,極速260km/h。單憑以上數字,加上操控出色,已足夠讓Macan Turbo Electric奪得「Electric Performance SUV of the Year」奬項。Electric Luxury Coupe of the YearRolls-Royce Spectre 長近五米半的Spectre,既是一款電動雙門Coupe,也是勞斯萊斯涉足電動車界別的首個車型。充滿貴氣的造型,擁有一對電動輔助,廠方稱之為Effortless Doors的車門,即使長達1.5m,乘客仍可輕鬆開關,而且是勞斯萊斯首款配備「星光車門」的量產車型,而氣派車廂亦加入了大量數碼配備,享受程度更上一層樓,加上由前後雙摩打帶來584hp總馬力,總扭力900Nm,令重近三噸的Spectre,0-100km/h加速僅需4.5秒,全都是「Electric Luxury Coupe of the Year」獎項得主的必備條件。Electric SUV Coupe of the Yearsmart #3 轉型成電動車生產商的smart,儘管旗下車型已不再是fun car,但新登場的#3,卻以近年市場熱捧的Coupe SUV形態示人。#3全長4,400mm,軸距2,785mm,尺碼比同門的#1大,造型亦富動感得多。車系頂級的BRABUS版本,具備跑車化的外觀和車廂配備外,前後雙摩打輸出馬力428ps,0-100km/h加速只需3.7秒,66kWh電池則可帶來415km續航距離,令smart #3 成為「Electric SUV Coupe of the Year」首選。Electric Urban SUV of the YearXPENG G6 XPENG G6是首款採用一體式壓鑄車身的國產SUV,好處是電池同車廂地板融為一體,可助降低車身重心和提升車廂空間。4.8m車長結合XPILOT 2.5智能駕駛系統、360鏡頭,以及31個感應器,令G6可輕鬆於城市內遊走。另外,輸港G6分有標準和長續航兩個版本,其中775 Pro長續航版,後置馬達馬力285ps,配87.5kWh電池,WLTP續航距離570km。車輛本身又支援280kW直流電快充,20分鐘就可以由10%回復至80%電量,適合日常通勤使用,故G6獲評為「Electric Urban SUV of the Year」可謂當之無愧。Best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ervice ProviderHalo Energy Limited 電動私家車在本港的數量愈來愈多,對充電設施的需求亦相應提升。以香港為基地的Halo Energy Limited,自2021年起為本港的電動車用家,提供適切的充電設施和方案,並特別在茘枝角開設Halo Hub電動車充電體驗中心,讓電動車持份者提供充電製作訓練、使用體驗分享和推廣,藉此提升巿場對電動車,以及相關充電設施的認識之外,並已開拓商用車,包括旅遊巴、的士及貨車的充電服務設施。
 
 2482
 19
保時捷992.2車系新增三款車型
三款新增車型分別為:Carrera 4S、Carrera 4S Cabriolet及Targa 4S,包括Coupé、Cabriolet及Targa型號,合共已有六款911四輪驅動車型登場,同時今年亦係911 Targa面世60周年。偏重後輪駕駛動態 廠方表示,約一半嘅911 Carrera S銷量都係選配四輪驅動,再加上唔少設備升級,定位可謂僅次於配備T-Hybrid嘅911 GTS。而Carrera S車型亦採用偏重後輪駕駛動態,必要時保時捷牽引力控制管理系統 (PTM) 會將更多扭力傳遞至前軸,繼而提升抓地力與行車穩定性。與前代車型一樣,前差速器中嘅水冷離合器仍以電機機械方式操控,只有齒輪比略經調整。911 Targa就只提供四輪驅動版本。駕駛性能提升 機械方面,採用3.0公升雙渦輪增壓水平對向6汽缸引擎,最大馬力馬力480ps,比舊款多30ps。廠方宣稱搭載 Sport Chrono套件,911 Carrera 4S Coupé嘅0-100 km/h加速只需 3.3秒,極速就可達 308 km/h。不過,無手波選擇,只有8前速雙離合自動波。售價方面:911 Carrera 4S:HK$ 3,001,000 起911 Carrera 4S Cabriolet:HK$ 3,224,000 起911 Targa 4S:HK$ 3,264,000 起標準設備較前代大幅提升 包括最新設計嘅 20/21 吋Carrera S輪圈、保時捷扭力分導升級系統 (PTV+)、配備911經典排氣系統聲音。GTS車型嘅煞車系統現為標準配置,前輪配備紅色煞車卡鉗及408毫米制動碟,後輪煞車碟尺寸則為380毫米。911 Targa 4S亦標準配備後輪轉向。Cabriolet 及Targa車型均配有後座,而coupé則標準雙座位設計,想要後座嘅話,亦係免費配備。911 Targa面世60周年 911 Targa車型嘅典故,其實係保時捷回應當時美國市場上有關傳統開篷車安全性嘅設計。Targa車型於1965年9月法蘭克福車展首度亮相,被稱為safety cabriolet,配備可拆卸車頂及可折疊後窗,至於「Targa」名稱則源於西西里耐力賽 — Targa Florio。 發展到1993年,已無需再手動拆卸車頂;由2006起只有四輪驅動版本。2014年起,採用玻璃後窗向後折疊嘅全自動車頂機械操作,車頂收摺只需19 秒,硬頂跑車即可化身為開篷跑車。
 
 4370
 31
瑪莎拉蒂 MCPURA 首度亮相
在2025年英國 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 首度亮相嘅MCPURA ,延續咗推出已有五年嘅MC20經典設計,仲有外觀上嘅微調,車頭稍微尖咗,新嘅前後泵把,車廂用咗更多Alcantara,全新嘅軚盤,又有新油漆顏色選擇。車頭採用咗同 GT2 賽車一樣嘅設計語言,前包圍兩邊嘅進氣口線條更硬朗,低重心及低風阻顯得更有動感,全車用上碳纖維複合材料製成嘅單體式車身。 車側用咗一體式車身顏色,銳利嘅車頭帶出強烈動感。深色調嘅新款輪圈,隱約閃耀藍光,既唔係金屬鏡面亦唔係啞光黑。與 MC20 一樣,MCPura 也提供硬頂跑車及Cielo開篷版本;至於可摺疊玻璃車頂十幾秒就可開關,透光度亦可即時調節。車尾後擴散器造型激進,中置排氣同後窗散熱口突顯強大動力,下部線條更犀利簡潔。新增車身顏色有魔力橙,連同神秘灰、隱秘灰、純粹黑、冰川皓白、無界曜藍、烈焰紅、絕塵黃、皇家綠同靈動黑,選擇多咗。 駕駛席換咗設計靈感源自GT2 Stradale嘅新款平頂軚盤,而且可選Alcantara材質,加強觸感;又或者選擇軚盤頂部及底部用碳纖維,手握位置用Alcantara。儀錶板同車門壁上部以Alcantara取代傳統皮革,展現可持續理念之餘,品質一樣唔妥協。MCPURA 採用中置後驅佈局,重量功率比 2.33kg/匹,0-100km/h 只需 2.9 秒。搭載自研 3.0T 「Nettuno 海神」V6 引擎,輸出 630 匹馬力,每公升輸出功率210 匹/升;關鍵部件如支撐結構及懸掛支架,都用上輕量化又堅固嘅航空材料。 香港代理透露,Maserati MCPURA到港車價預計會平過 MC20。
 
 3112
 29
濠江電動新貴 Lynk & Co Z20
受惠於當局接受左、右軚新車登記出牌,澳門車市比香港熱鬧得多,供用家選擇的品牌和車款亦明顯較香港多。其中跟吉利集團關係密切、份屬Zeekr姊妹車廠的Lynk & Co,便以純電和左軚駕駛的Z20,成為進軍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力軍。

生活時尚 Lifestyle

 
 6962
 43
長榮航空「飛」賞全世界返來啦~ 今次係壓軸活動!
長榮航空繼7月份、為慶祝慶祝該公司連續第9年獲國際權威機構Skytrax評為5星級航空公司,舉辦過送機票送禮物的「飛」賞全世界活動之後,10月再度推出,作為壓軸活動。即日起一連兩周,透過AR擴增實境遊戲送出免費機票及長榮航空專屬禮品合共100份,以及機票折扣優惠券5,000份。 以手機掃描位於金百利商場外牆廣告的QR code(圖片顯示位置),即可連至遊戲網站開始遊戲。在限時30秒內於螢幕上點擊乘搭著飛機的長榮小熊,點擊數量最多及最快完成的玩家即可勝出。所有完成遊戲的玩家都可以獲得香港出發至台灣、日本、歐洲等地的來回經濟艙機票85折優惠,機票折扣最高HK$2,470,更可多達9人同行(出發日期可選明年3月底前)。而分數最高的100位玩家更可獲得免費機票或長榮航空專屬禮品。 活動禮品: 頭獎(最高分數)  長榮航空香港至任何航點豪華經濟艙來回機票2張 名額1位 二獎(第2-3位高分數)  長榮航空香港至任何航點經濟艙來回機票1張  名額2位 三獎(第4-8位高分數)  長榮航空香港至亞洲地區任何航點經濟艙來回機票1張  名額5位 四獎(第9-28位高分數)  長榮航空 B787-9 3D立體飛機拼圖  名額20位 五獎(第29-60位高分數)  長榮航空 x 癲噹多功能充電傳輸線收納器  名額32位 六獎(第61-100位高分數)  長榮航空環保餐具  名額40位
 
 8263
 77
台東好去處:2024藍海生活節全新水舞秀升級登場
2024藍海生活節早前在台東活水湖揭幕,獲美聲天后周蕙現場金嗓加持。 活水湖水舞演出至今已吸引數萬人次觀賞,今年加入假日水域遊憩活動體驗。每週末有歌手或樂團演出,包括EighRA紫月光、翁立友、游鴻明、Ozone等。 今年藍海生活節加碼到31天,水舞show規模從去年60米延伸至100米,並在活水湖搭建水景舞台進行歌手、樂團演出。水舞show於每晚7點至9點半期間,每隔半小時表演1次(即每日6場),並將於9月28日更換主題,而每週日更會加開2場次湖面音樂會。 藍海生活節期間,每週六日提供水域遊憩體驗 & 海洋.慢市集,包含帆船、獨木舟及臺東專屬特色的蘭嶼拼板舟教學體驗等,更增設多場無障礙場次,相關活動詳情請至藍海生活節的FB專頁 www.facebook.com/blueoceandaily,或官方IG blueocean.tt 查詢。   「2024藍海生活節」 1.⁠ ⁠活動日期:2024年9月13日至10月13日 2.⁠ ⁠活動地點:臺東活水湖 3.⁠ ⁠活動項目 (1) 水舞展演:每天19:00-21:35(每隔半小時表演1次) (2) 湖面音樂展演:每週六、日2場次(第一場19:05、第二場20:05) (3) 海洋.慢市集:每週六、日17:00-21:30 (4) 水域遊憩體驗:每週六、日10:00-16:00 * 現正推出預約臺東假期三天兩夜套裝行程的優惠,可上網搜尋「預約臺東假期」取得優惠行程資訊。*
 
 4434
 104
品鑒干露葡萄酒
干露集團此次以「尋臻新世界」為主題,展示了「臻寶系列」的九款精品酒款,包括侯爵傳世、風之語風神、艾米利雅等,這些酒款跨越三大原產地。由唐·梅爾喬 (Don Melchor Concha y Toro)創立於 1883 年的干露葡萄酒集團(Vina Concha y Toro)是南美洲最大,世界排名前五的國際葡萄酒業集團,同時也是智利最古老的酒莊之一。干露葡萄酒集團目前在智利、阿根廷及美國共擁有 12,107 公頃優質葡萄園,其葡萄園佔地面積居世界 第二位。近日,Vinexpo Asia (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 自疫情後首度回歸香港舉辦,干露葡萄酒集團攜旗下智利酒王之父魔爵紅及精品酒「臻寶系列」於香港美利酒店舉辦品鑒會。活動當天,干露葡萄酒集團高層,包括釀酒師Isabel Mitarakis、亞太區銷售總監Jose Gonzalez、中國區市場與銷售總監Johnson Dong、新加坡區域總監Guy Nussey等,與來自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地的合作夥伴和媒體嘉賓共同出席。香港視帝陳山聰作為特邀嘉賓現身活動,分享了他對智利葡萄酒的熱愛和對精品生活的見解。他表示:「品酒過程就像一場時間旅行,可以看到酒的歷史、風土和釀酒師的追求。」此外,釀酒師Isabel Mitarakis主持了魔爵紅垂直品鑒會,賓客們品鑒了魔爵紅的多個年份,並參與混釀體驗,得以更深入了解這款酒的釀造工藝。干露集團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總體銷售額增長了26.4%,利潤增長304%。首席執行官Eduardo Guilisasti表示,儘管全球葡萄酒和烈酒行業面臨挑戰,但干露集團已經通過市場調整和策略升級,實現了顯著增長。干露亞太區銷售總監Jose Gonzalez指出,干露集團憑藉140多年的歷史和優秀的釀酒師團隊,已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廣泛認可。在中國成立辦事處後,干露迅速打開了市場,成為亞洲市場的重要合作夥伴。